媒体报道 民间社工机构艰难探路2013-07-27 09:38:51 浏览:2247次
内容摘要: 去年底出台的《中山市社会工作试点工作实施方案》确定了东区、南区和古镇等三个试点镇区和社会福利院、儿童福利院两个试点单位,探路适合本土的社工服务运行模式。有专家建议,一方面,社工机构要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,用行动证明自身价值,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,加大宣传力度。
去年底出台的《中山市社会工作试点工作实施方案》确定了东区、南区和古镇等三个试点镇区和社会福利院、儿童福利院两个试点单位,探路适合本土的社工服务运行模式。 去年3月,中山首家民间社工机构―――博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。该机构先后与南区和古镇合作,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,推行多元化的社会工作服务,探索社工进社区服务模式。 如今,博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已成立一年多,作为探路中山社工模式的第一扇窗,它收获怎样的成果,又面临怎样的困境?为此,本报记者采访了博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孙剑宏。 对于一年多来的成绩,孙剑宏自认为满意。他说,一年来,南区社区调查人数共550人,开展社区服务、社区长者服务、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服务、低保家庭服务、心理健康服务等共53次,个案工作中,个案建档382人。对古镇困难家庭、长者、优抚对象、残疾特殊人士共545人等重点人群进行关注,个案建档385人,个案跟进37人。 但是,随着时间的推进,人才瓶颈、资金匮乏、社会认知度不高三方面的难点越发凸显出来,成为横民间社工机构面前的三个门槛。 人才困局:招30多学生仅7人留下 孙剑宏并不避讳对科班出身大学生的看法。他说,刚毕业的大学生,有的甚至连自己都照顾不了,何况要去照顾别人。如今的大学生一般都是“80后”,社会阅历和经验都很缺乏。社工所面对的工作环境复杂,实践性很强,没有几年一线锻炼,很难成长为优秀社工。 社工人才奇缺一直为业内所熟知。这一问题对刚刚起步的中山社会工作而言,显得更加窘迫。博睿在成立之初,从邻近几个省份挑选了30多名学生。然而两个多月的考察实习期结束之后,只留下了7个人。 业内把博睿戏称为“社工的炼狱”,因为该机构对社工人才的选拔非常严格,宁缺毋滥。每个月都要对社工进行非常细致的评估量化,如果连续两个月不够60分,将面临被辞退的危险。 对社工这一职业,孙剑宏更看重职业价值观。他认为,技能和理论知识都是可以学到的,但如果缺乏这份职业的价值观,是很难支撑下来的。 前一段时间,孙剑宏从深圳标杆性的社工机构鹏星社工服务社挖来一名社工,并给予了相对丰厚的工作条件,这件事成为他所津津乐道的储备人才的案例。 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、副教授卓彩琴对此持同样的看法:对于一个社工专业的学生来说,如果价值观没有内化为行动力,那他就跟义工的性质差不多了。 资金困局:资金比预想的更匮乏 对于资金困窘,孙剑宏说,预料到了会有困难,但没有想到会这么困难。据媒体报道,从博睿社工中心向独立监事会提交的财务审核报告看,其前期的运行可谓入不敷出。 在挂牌成立之初,因为预料到可能出现的资金问题,孙剑宏甚至要求开业时不要朋友送祝贺花篮,而是折算成现金送来,把这笔钱用在以后的活动中。 孙剑宏粗略统计了一下,从博睿挂牌成立到现在,该中心在场地租金、活动费用、社工薪酬、办公用品采购、其他费用等方面共花了大约100万元。与南区和古镇的两个项目政府购买费用是68万元,再加上一些两三万元的小项目,无论怎么计算,孙剑宏都凑不够100万元的费用支出。 按照港澳比较先进的发展模式,社工中心的运作费用仅有70%左右由政府购买,其他部分则来自于社会筹款和慈善机构。对于试点探索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中山,“看天吃饭”成为了博睿实际运行的写照,政府财力的投入成为了机构运作资金的重要来源。 孙剑宏说,到目前为止,几乎没有企业捐赠,只有几百元的小捐赠而已。不要说中山,即使在全国范围内,社会捐赠给社会工作机构的也不多见。如今,孙剑宏只能寄希望于中山将更多的镇区,以及具有服务职能的部门、单位纳入购买服务范围。 认同困局:60封邀请函石沉大海 相对于人才紧缺和资金匮乏两方面,社会对社工这一职业的理解和尊重更显得重要。而这一点,也让很多社工和社工机构感到尴尬。 卓彩琴说,她所教过的社工专业学生在实习的时候,经常会被人家误认为是钟点工,这对学生参加工作的热情是一个很大的挫伤。同样,博睿的一线社工经常被人们误认为是志愿者。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社工,孙剑宏曾向中山的企业家和知名人士发出了60封名誉顾问邀请函,但59封都石沉大海,只有一个在中山的香港人士欣然同意了这一邀请,并表示会尽力支持社工机构的发展。 孙剑宏的烦恼远不止这些。他只要提到社工和社工机构,几乎都会被人追问同样的问题:社工是志愿者吗?社工是做什么的? 孙剑宏本人是石岐商会会员。每当他向其他企业会员介绍社工和社工机构时,都会说得口干舌燥。 此外,一线社工在工作中,由于社会认知度不高,也遭遇到了很多尴尬。有人透露,一线社工到社区之后,社区的基层工作人员很不理解,认为“刚毕业的毛头小子工资比他们高,还抢他们的饭碗”。 有专家建议,一方面,社工机构要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,用行动证明自身价值,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,加大宣传力度。 声音 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主 任卓彩琴副教授: “可将优秀义工 转为社工” 优秀的社工人才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素质:理论知识、行动力、职业价值观。社工这个职业实践性很强,而目前很多一线社工都刚从学校毕业,理论知识转化成为行动力需要时间。大学生的人生阅历、经验和能力都不是很丰富,这是当前优秀社工人才匮乏的关键原因。 中山义工队伍的发展一直都比较好,可以考虑将优秀的义工转化为社工,以此来解决社工人才缺乏的困境。义工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,如果能够补充理论方面的知识,完全有可能成为优秀的社工。 在解决目前民间社工机构资金难题上,首先,政府应该在社工机构起步阶段给予大力支持,比如场地租金、税收优惠政策等;其次,社工机构也应该加强自身的市场运作能力,大力拓宽社会融资渠道,开发更多自身擅长的服务项目,向各类具有服务职能的组织如妇联、残联、共青团组织、慈善会等借力。 我相信,随着时间的推移,社工的社会价值必将被人们所了解和尊重。一方面,社工机构要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,用行动证明自身价值;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,加大宣传力度。 南方日报记者项俊波http://lianghui.china.com.cn/rollnews/2010-06/08/content_2563979.htm
上一a篇:[南方都市报]“心灵有约”课程开班
下一篇:[南方都市报]阳光少年2009
|